“上應研講”:無人駕駛與激光雷達技術
時 間:2022年5月2日9:00-11:30
主 題:無人駕駛與激光雷達技術
主 辦:welcome海洋之神研究生院/計算機學院
講座鏈接:騰訊會議(841-103-595)
主講人簡介:
孫建鋒,男,1978年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三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空間激光通信和空間激光成像雷達技術研究,現擔任中科院空間激光信息傳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理事。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申請國際發明專利百余項,獲得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二等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
2017年完成了我國第一幅FMCW相干三維掃描雷達圖像;2018年實現了我國首次機載對地距離1km相干雷達成像;2019年研制出上車測試的車載激光雷達樣機;2020年研制國內第一臺16通道并行收發機載樣機,實現了3km距離的成像。2017年擔任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高速相干激光通信試驗任務地面分系統主任設計師,在國內首次實現了5.12Gbps通信速率高速相干激光通信技術的星地在軌演示,2018年擔任北斗3號激光星間鏈路M11,M12,M21,M22衛星激光終端主任設計師,完成了星間40000公里高速通信測量一體化技術的在軌試驗。
講座內容:
無人駕駛是人們一直追求的目標,激光雷達作為無人駕駛汽車的眼睛之一,近年來得到了迅猛發展。激光雷達具有分辨率高、可三維成像、主動全天時等優點,是無人駕駛的主要傳感器之一。目前市場上的激光雷達種類繁多,測量體制也有很大差異。如何根據應用場景選用合適的雷達十分重要。激光雷達雖然有諸多優點,還需要克服車規、成本、穩定性等問題。
本報告從無人駕駛和激光雷達技術的背景出發,從激光雷達測量體制和掃描體制兩個方面分別講述了TOF非相干、FMCW相干,機械掃描、相控陣掃描、MEMS掃描等多種方式,并對比分析了工業應用、商用車、乘用車和集卡、軌道交通等應用場景的特點,分析了激光雷達如何實現多種技術的融合,應對應用過程中的挑戰,獲得新的發展機遇等問題。
文/圖:研究生院/計算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