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在今年疫情最吃緊的關鍵時刻,學校上下通力合作,精心組織了近年來形勢最嚴峻、情況最復雜、任務最艱巨的一次碩士研究生復試,全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復試組考和疫情防控“雙安全”,圓滿完成了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全部工作。
目前,學校平穩有序地完成了1245名考生的復試錄取工作,其中全日制學術學位630名,全日制專業學位600名,非全日制專業學位學生15名。2022年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10人(計劃數10人)。
高度重視 將穩字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面對嚴峻復雜且不斷變化的疫情防控形勢,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如期進行。學校高度重視,將穩字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將復試錄取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學性落到實處。復試前,學校先后召開2次研究生招生工作會議,校長柯勤飛主持會議并作部署,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瑛,副校長毛祥東,各學院招生工作小組領導,研究生院督導組成員及相關部處參會。
面對疫情期校園封控管理、復試工作人員社區封閉化管理的疊加壓力,通過反復論證和分析研判,學校決定采取“線上分散”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復試新模式。
研究生院統籌兼顧,做好精準施策和嚴格管理,梳理招生復試工作要求,分析研考組考新挑戰,發布了《welcome海洋之神關于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welcome海洋之神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復試(含調劑)通知》。
各學院根據學科特點制定了相應的復試方案,做到了“一學院一方案”。學校對各學院方案進行把關和審核,并組織進行反復演練、調試系統,充分做好復試前各項軟硬件準備,制定應急預案,竭盡全力保障新形勢下專家分散復試的復試工作安全平穩進行。
凝心聚力 攻堅克難有序開展復試錄取工作
自3月25日開始,各學院凝心聚力,有條不紊開展各項工作。材料學院、化工學院、計算機學院等克服進校困難,在校內設置復試錄取會場,細致部署各項工作,尤其是黨員教師們帶頭進校,不分晝夜布置和調試系統,校外教師積極配合,盡心盡責完成系統調試。由于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原來的輪崗計劃中斷,校內招生工作人員已經離家連續奮戰一個月,但工作熱情滿滿,沒有絲毫退縮和怨言。
今年的復試強度高、節奏快,導師和學生均分布在云端,疊加疫情核酸檢測新情況,呈現出新特點、新挑戰。為提高復試效率,各學院創造性發揮學科特長優勢。
軌道交通學院開發了云協作協同評分工具,做到考生信息同步更新、專家打分獨立評定、匯總數據同期生成,大大提高了復試效率。機械學院組建了研究生導師隊伍和研究生會隊伍,為每個考生進行復試前的設備調試,耐心解答考生的突發情況?;W院、材料學院多位老師在校封控了1個多月,研討方案、籌備會場和調試系統。藝術學院復試設有筆試環節,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提前二十多天進行模擬演練,逐一排查和解決,確保每一個工作人員及面試專家熟悉整體復試流程。城建學院、理學院、電氣學院建立了演練模擬群,在反復演練中及時解決改進問題,全體復試組成員再分組演練,逐一過關。生態學院第一時間全面開通多渠道咨詢服務,緩解考生焦慮,確??忌趶驮嚽皩Ω黜椪呷媪私?。
全校上下齊心,攻堅克難,以不松勁的工作態度,認真細致對待各個環節。研究生院全程指導跟蹤各學院復試錄取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確保每天的錄取任務清零、不過夜,以最大的工作熱情和效率投入到緊張的復試錄取工作中,保證了研招各項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嚴肅性。
耐心細心 守護每一位考生的夢想
今年研究生生源總體比去年有所增加,全校累計通知復試人數3271人,參加復試人數3080人,組織復試場次90余場,復試規模創歷史新高。
為避免遺漏考生信息,答辯秘書逐一與考生電話聯系,確保所有參加復試同學第一時間收到相關信息,并對有設備調試需求的個別考生,進行云上音視頻設備調試指導。
加班加點更是復試工作的常態,復試日每天上下場,專家們常常工作到深夜,其他復試工作人員每天連軸轉,進行數據核算?!褒R心協力,迎難而上,日夜堅守、服務考生”成為了研究生招生日常的真實寫照。
學校于2021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目前共有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學科布局進一步完善。今年研究生招生前期,學校認真分析上海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高等教育人才供給,結合科技、人才、重點行業領域等發展規劃,優化了學科專業間的招生結構,持續加大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
此外,學校獲批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學重點建設單位,化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和工程科學等4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國際水平和影響力的不斷攀升也吸引了考生積極報考。復試錄取期間,大部分專業生源充足,部分專業生源火爆,招生生源質量穩步提升。
文/圖:研究生院